科技創新的實踐與成果,是企業可持續發展、保持市場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將優秀的技術成果轉化成具有市場價值的產品,能夠為企業帶來創新增長與價值回饋,有助于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提升整體實力與估值。
其中,技術轉化的內核是知識和能力的轉移、承接以及實現科技成果商品化與產業化,需要以體系化的力量支撐科研成果不斷走向現實生產力,進一步實現高價值增長,其背后蘊藏著復雜的知識產權理論實踐以及對商業模式的探索。
從投融資的視角出發,資本的投入與回報、評價與估值等,都是支持科技創新持續健康發展的核心基礎要素??苿撈髽I在創業初期的成長速度,往往取決于技術在創新的過程中能不能選對技術方向并形成高價值增長模型,以及能否表現出足夠好的吸引力。知識產權的積累與布局策略則是重要的參考標準,能夠反映和影響技術研發和轉移的決策,提升技術估值。
給投資人講好知識產權故事
知識產權的特殊屬性決定了其在企業經營環節中的獨特地位,始終貫穿于企業投融資、并購、技術引進、IPO等發展進程之中。無論是早期科創企業還是今天的世界科技巨頭,知識產權資產都是其最為重要的核心資產之一,是其高市值或價值潛力的主要貢獻力量。
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David和波士頓大學教授Rosemarie對美國近2萬家創業公司的研究:
申請專利的公司平均可多獲得一輪投資
申請專利的公司首輪融資金額平均高5百萬美元
申請專利的公司總融資金額平均高約5千萬美元
專利數量每增加一倍,公司估值增加24%,即,約增加 1,200萬美元
上市概率從不申請專利公司的15%到申請專利公司的近70%
國內有學者做過相關數據統計,以國內A輪為例:每個授權專利,增加估值約200~500萬元。
而科創板上市也對企業的知識產權情況有著清晰的審查標準和規則,不僅對專利數量有硬性要求,還要求企業的知識產權能夠支撐企業的生產經營,即與核心技術要有較高的對應程度和管理制度。
無論是投融資還是IPO上市,核心技術和主營業務相關的專利數量都能夠整體反映一家企業的技術實力,通過橫向的競品對比,或是縱向的產業專利生態覆蓋程度比較,均作為作為投資的重要依據之一。
企業知識產權的出發點是基于創新成果的獨占權,實現技術創新成果的市場價值,增加創新產品的吸引力,保持競爭優勢,提高新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具體言之,創新項目在尋找投資時,應該給投資人講什么?或者說創新項目靠什么來吸引投資人,如何把研發成果和商業邏輯講通?
技術資產不是單獨某項技術,也不是單純圍繞該技術的幾項專利,而是一種包含技術、結構化的知識產權體系以及研發創新能力的資產。在項目路演或科技成果項目的展示環節中,項目團隊在進行項目專利情況的講解時,為了讓投資人更加充分了解企業的技術壁壘與價值潛力,不應僅僅圍繞專利情況的基礎介紹,應當更加詳盡地從專利布局、專利戰略以及其他復雜的商業考量等方面逐項闡述清楚,讓投資人更加了解企業自身的壁壘與競爭優勢,特別要闡明在針對競爭對手所做的防御措施上做了哪些工作,以及是如何利用專利手段在上下游企業合作方面建立穩固依賴關系的,將專利的故事給投資人講清講透,增強投資人的信心。
科創型企業作為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在研發出新的技術產品和設備方案以后,應當及時地申請技術專利保護與產品商標保護,提前做好風險防范,有效地規避商標侵權糾紛、專利侵權糾紛、不正當競爭糾紛、技術合同糾紛等一系列知識產權糾紛問題,將更多重心放在主營業務與運營發展上;如果沒有做好風險排查規避與針對性的風險應對措施,便很容易引發知識產權糾紛風險以及其他知識產權相關問題,知識產權與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無法形成良性循環,從而導致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相對被動的位置,阻礙企業成長發展,甚至影響后續的融資、上市。
知識產權投入的觀念意識轉變
專利布局在科研項目中的投入方向與占比也是影響市場估值的重要因素。很多人一談到技術投入,很愿意;而談到專利保護投入卻犯了難。這也反映了當下企業對于知識產權的觀念意識現狀,很多時候知識產權的投入同樣也是企業發展的必要開支。
專利的系統性布局是一件專業性的東西,要綜合考量市場上的專利情況、自身的專利情況、競爭對手的專利情況以及法律法規等相關因素,進行合理規劃。
企業對于知識產權布局的策略選擇能夠決定企業的成長快慢與發展高度??萍汲晒D化項目在前期要做好知識產權基礎保護,對生產運營過程中的商標品牌,以及在研發過程中所產生的實驗數據、設計圖紙、技術資料乃至階段性技術成果,都要綜合考慮成果類別的不同、技術更新的快慢、采取保密措施的難易程度、企業的戰略目的等多種因素,分層次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實施多維度全方位保護,避免潛在風險隱患,維護企業合法權益,鞏固自身競爭優勢。
而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還要有策略有目的地進行系統保護,利用產品技術關聯的專利大數據分析,以企業專利的技術領域、主題分類、產權要求、引用路徑、轉讓途徑和研發成本等諸多專利要素為基礎,進行關聯組合,形成企業專利狀況情境作為依據,布局和建立與企業價值鏈相銜接的技術族群與專利族群,去提前去鎖定應用市場,通過對競爭對手以及自身的研究,改進和優化產品路線和技術路線。
讓投資方詳細了解企業的知識產權現狀與布局情況,向其傳遞企業的專利策略與專利價值。這樣做不是單純地向投資人講故事,而是與其建立信任并帶來知識產權意識的提升,幫助投資方準確評估投資對象的潛力和資質,尤其是從知識產權這個維度進行綜合把關,打消投資者的疑慮,高質量的專利布局也是對投資的保障,有助于推進后續實質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