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庫爾勒香梨”侵權事件繼“潼關肉夾饃”、“逍遙鎮胡辣湯”之后再次登上熱搜,從一個單純的商標維權演變成一個熱門社會話題。
河南洛陽上百家水果商戶因賣香梨使用“庫爾勒”字樣,被庫爾勒香梨協會告侵權,有商戶稱“22塊錢一箱的香梨,罰了6000塊錢,賣了30多年水果了,還沒聽說過水果也侵權?!睗M屏溢出大寫的“冤”字。
相隔幾日,四川成都多家水果店也被狀告侵犯商標專用權,賠償2萬元到5萬元不等。一家商戶在銷售過程中使用了含有“庫爾勒香梨”字樣的包裝盒,其字樣與上述協會擁有的“庫爾勒香梨”證明商標近似,容易導致消費者混淆與誤認,構成商標侵權。
公眾們難免產生疑問——
這到底是商標維權還是
假借維權之名行收斂會費之實
小小的香梨是否真有這么大的價值?
“純粹”的商標維權
隨著事件持續發酵,庫爾勒香梨協會給出了官方答復,明確表示維權是因為有商戶以“庫爾勒香梨”名義,將非庫爾勒產地的品種進行假冒銷售,欺騙消費者。協會不存在收取高額加盟費,也不強制商戶入會,正常維權不存在起訴斂財的情況。
“庫爾勒香梨”商標維權不同于此前的“潼關肉夾饃”、“逍遙鎮胡辣湯”事件,從三者商標屬性來看,“潼關肉夾饃”是地理標志集體商標,“逍遙鎮胡辣湯”是普通商標,而“庫爾勒香梨”是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庫爾勒香梨協會作為商標權人,屬于合理合法行使商標權,正常實施維權和打假活動。
庫爾勒香梨是一種農產品品牌化發展的產物,其背后隱藏著一條消費者對“庫爾勒香梨”品牌感知與品牌忠誠的形成路徑,具有價值效應與品牌附加值,其商標是用來證明產地、質量和品質的。被許可使用者應規范性使用商標,做到一箱貼一標、標箱一體化、嚴禁標箱分離,并使用帶有“證明商標”的包裝箱,填寫經備案的統一質量責任編號。
“庫爾勒香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在許可標準層面要滿足兩個條件——必須是標準的“庫爾勒香梨”生產地理標準種植區域內、必須達到“庫爾勒香梨”質量標準,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將不能使用該商標。未經權利人同意而使用或標記“庫爾勒香梨”會引起消費者混淆誤認。
以我國《商標法》作為考量,如果商家或經銷商以“庫爾勒香梨”之名售賣來自其他產地的香梨,這種做法既侵犯了商標專用權,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應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責任。
《商標法》第六十三條第一款規定,“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商標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對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情節嚴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數額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確定賠償數額。賠償數額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從“庫爾勒香梨”事件來看,市場上除了有大量的假冒商標與商標侵權行為外,還會存在品牌建設方面的“搭便車”行為以及“檸檬市場”的形成,對庫爾勒香梨的品牌塑造與商業價值都會帶來不利影響。
品牌發展受阻,侵權行為頻出
庫爾勒香梨始于唐代,已有1300年歷史,期間獲獎無數。1924年,庫爾勒香梨在法國萬國博覽會上,在世界1432顆梨子中脫穎而出獲得銀獎,被譽為“世界梨后”。1957年,庫爾勒香梨在全國梨業生產會議上被評為第一名。1985年,庫爾勒香梨被評為全國優質水果。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庫爾勒香梨獲得金獎。2019年11月15日,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與其說是庫爾勒選擇了香梨,不如說是香梨選擇了庫爾勒。
新疆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因盛產香梨而聞名,素有“梨鄉”之美稱。庫爾勒香梨憑借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酥香、爽口、耐貯藏、營養豐富等特點聞名遐邇。
只有位于孔雀河流域的核心產區,才能種出這種品質優良的香梨。庫爾勒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日照時間充足,晝夜溫差大,土質疏松、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較高、水質良好。庫爾勒香梨在成熟過程中,所進行的光合作用特別強烈,有助于糖分積聚,因此這里的水果格外香甜,哪怕只是把香梨苗放到離產區5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種,都種不出這種細嫩多汁、入口即化、清流入心間的香梨。
地理優勢只是一方面,庫爾勒香梨在種植生產與銷售運輸方面還需采用一套標準化生產體系作為基礎保證——
充分發揮當地無病蟲害的天然地理優勢,用清甜干凈無污染的天山雪水澆灌,用羊糞、油渣等做土家肥料;為保證香梨品質,偌大的的梨園,全部采用人手上樹采摘,小心翼翼地裹上一層紙袋,再套一層泡沫網,給予多層保護;真正實現采摘、運送一把抓,每一個都是新鮮采摘,精選出一級果和特級果,通過全程冷鏈運送到全國各地,在轉運途中嚴格遵照溫度、水分管控要求,保證香梨的新鮮如初。
庫爾勒香梨在巴州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重要影響,已成為庫爾勒市的一張金名片。
最近幾年,隨著庫爾勒香梨美譽度的提升,市場上存在大量的假冒行為。庫爾勒香梨協會會長盛振明曾公開表示,“市場上90%的庫爾勒香梨都是假冒的?!痹?016年,市面上冒用庫爾勒香梨品牌侵權行為的比例達到98%,并且屢禁不止。
庫爾勒香梨該協會此前曾多次開展維權活動,配合執法機關對全國部分水果批發市場進行執法檢查,并采取司法維權途徑,通過發布法院生效裁判文書、公布鑒別方法、引導商戶查看授權證書、保存進貨憑證等方法,引導商戶通過合法、正規渠道進貨。自2018年至今涉及商標侵權糾紛案件高達561件,狀告了600多家水果店和公司,涉及全國18個省份。
“以假充真”的侵權與機會主義行為,一方面會造成源產地的庫爾勒香梨大量滯銷,極大損害庫爾勒香梨種植果農的利益,另一方面還會造成消費者需求與消費行為逆轉,降低消費對產品的信心指數,容易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導致“檸檬市場”效應。讓明明具有獨特品質、極強地域屬性以及品牌溢價基礎的庫爾勒香梨,無法實現產品價值最大化,嚴重制約品牌發展。
破解農產品滯銷,品牌建設是源頭
近年來,我國的農產品滯銷事件此起彼伏,對農民增收與地方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重大挑戰。隨著我國農產品進口關稅持續降低,越來越多的國外農產品涌入我國消費市場,在豐富國內市場并滿足消費的同時,也帶來全面沖擊。進口農產品“高品質、大品牌、標準化”的固有印象,讓競爭力相對薄弱的國內農產品相形見絀。
而新疆作為我國西北部農業大區,地域遼闊,氣候獨特,農產品資源豐富且品質上乘,有著發展特色農產品的獨特優勢。新疆梨果無論在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居于我國前列,但新疆歷年單產值基本都低于全國水平,“增產而不增收”一直是困擾新疆農產品發展的難題。如何有效提升新疆農業總體水平、農產品規范化與市場化程度,提高農產品綜合經濟效益,保證農產品豐產豐收,破解農產品滯銷困境?
首先應從品牌建設這一源頭抓起,加強利益相關者的聯合協作,在農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建立價值連接,實現生產信息與消費信息快速交換,降低市場交易成本。這就是品牌商標的真正作用。
品牌是市場概念,商標則屬于法定概念。品牌化道路是未來農產品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立足當地實際區域特色,發展區域優勢產品,通過品牌化發展提升產品知名度與附加值,規范商標使用,凈化市場環境,有效解決地區農產品多而不強、低端同質競爭的現狀,全面增加農民收入。
那具體的措施是什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最好的辦法是共贏。對于同一個地域的農產品而言,形成合力把蛋糕做大比分蛋糕更重要。以商標法作為基礎,結合當地政府、協會、法律行政機關的力量,共同塑造庫爾勒香梨品牌形象,保護“庫爾勒香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開拓培育庫爾勒香梨國內外銷售市場,維護行業市場競爭有序,推動庫爾勒香梨產業快速發展,保護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利益,以達到提升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的目的。
更廣泛的現實意義
加強新疆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具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黨的十九大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黨和政府改善民生、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
新疆通過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的競爭力和溢價能力,努力走出“增產不增收”的怪圈,是新疆農業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更有助于解決“三農”問題,對于推動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深刻意義。
其次,新疆又是“一帶一路”向西開放的橋頭堡,通過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并加大出口力度,對新疆及全國的經濟發展都影響深遠。
同時,新疆還是多民族聚集地區,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滯后,經濟收入增長緩慢,會嚴重危害社會穩定。加強新疆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實現農產品增收,有利于農民改善生活,具有穩定“長治久安”的深遠影響。
庫爾勒香梨作為一方水土生養出來的美食,更是千家萬戶口口相傳的地方名片,商標維權只是商標權利人依法履行自己的職責與權力,以知識產權為基礎,進行公平合理的商標管理和維權,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才是帶動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