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產圈,每年都會流傳著“知識產權的春天即將到來”的傳說,但這個春天仿佛一直都在來的路上。
事實上,我們的知識產權發展已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性跨越,我們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建立起符合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制度。前赴后繼的有志青年,滿懷赤誠與熱愛,奔向專利崗位,不離不棄。
我國的技術創新已然遙遙領先,而知識產權的核心服務仍在追逐創新的腳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是知識產權事業發展過程中無法逃避的問題。
行業內有這樣一種聲音——“可能只有當知識產權真正給企業帶來實際價值,這個行業才會迎來春天。”
本文試圖從知識產權代理的角度探討以下問題: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究竟需要怎樣的土壤?當代知產人謀發展迎春天應該保持怎樣的正確姿勢
當知識產權成為創新時代下的鋼筋與水泥
曾幾何時,人們把知識產權看作是一門一本萬利的生意。
企業通過專利證書,可以獲得高額的政府貼息貸款、創新獎勵與扶持孵化,可以作為申報項目與資質的必要證明,能夠吸引風投的青睞、容易上市,整體提升企業自身的實力和名氣。而部分所謂的代理所則以專利代理之名行專利證書買賣之實,以打包收購或編專利的方式批量生產出可以授權的專利,找到需求方再以高價賣出。儼然形成了一條完整的“證書產業”鏈。
而這種短線模式并沒有扎根植入真正的價值鏈,對技術創新與社會創造帶來不了任何價值,甚至會擾亂服務市場秩序,造成司法資源浪費,嚴重阻礙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
為了打破這種低價低質的行業亂象,改善創新創造環境,政府開始倡導高質量高價值專利,打擊任何不以創新為目的的專利申請,推動實施了“減少資助”和“嚴格審查”兩點舉措。“減少資助”能夠減少社會上的“證書需求”,而“嚴格審查”則增加了獲得證書的難度,雙管齊下共同作用下,過去從事“證書服務”的產業鏈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
而從長遠來看,這也讓代理機構和專利申請人能夠冷靜思考,重新審視知識產權本身的價值,讓知識產權真正回歸到市場中去,加速知識產權行業良性發展。
而今天,知識產權已成為創新時代下的鋼筋與水泥,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集中體現,知識產權能夠充分反映企業技術的先進性、持續創新能力、市場競爭優勢。在全球化新形態與中國智造創新發展之下,技術研發與知識產權是任何一家創新驅動型企業快速增長與長遠發展的底氣所在,而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對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同樣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知識產權政策,激發企業對關鍵性技術、核心技術等專利技術的保護意識和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引導中國企業對其申請的專利技術進行價值深挖與成果轉化,提高專利技術轉化率,使科研成果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
另一方面,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通過系統專業的知識產權培訓輔導,為研發路線調整、產品上市、專利布局準備提供強力支撐和推動作用,從而提升知識產權管理質量,發揮出知識產權的重要價值。
勤奮,是成長過程永不過時的“兜底方式”
近些年我國提出了高質量與高價值專利概念,并且開始踐行高價值專利培育的項目。這是根據我國知識產權形勢提出來的,有其時代針對性,對于我國專利事業的發展和在全球的聲譽都有正向促進作用。
高價值專利的前提條件是高質量專利,而高質量專利的產生依賴于高質量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及審批過程。從專利代理師的角度理解,高價值專利往往要在技術研發創新度、專利權穩定性、專利產品市場認可度、專利技術壁壘、專利的法律價值、專利交易價格等多個方面有所突出,一方面要取決于創新技術自身是否硬核,另一方面更體現在專利撰寫質量上。
之前我國專利事業高速發展,雖然數量龐大,但申請文件質量堪憂,導致很多優秀的技術方案沒有得到合理的保護,這些方案在專利制度的框架下被公開,最終卻沒法獲得保護,導致很多企業重金研發的方案被別人免費抄襲。
基于高質量專利的需求,對于權利要求的布局、范圍設置,對于說明書中實施例的設置,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就要求代理師不僅僅要完成一份申請文件的撰寫,而是要從檢索、答復、后端無效訴訟階段,去考量如何能夠撰寫出一篇保護范圍合理、穩定性強、經得起考驗的申請文件。尤其考驗代理師的檢索能力、專利信息解讀能力、法條的理解把控以及是否具有創新思維意識,這些都需要專利代理師不斷地學習和積累。
最近這些年,隨著國家倡導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的觀念不斷深入,各市場主體對于專利保護的需求也愈發強烈,很多有保護意識的企業也亟需找到合適的代理機構來申請專利。專利代理師作為撰寫專利申請文件的主體,其業務能力的高低是決定客戶是否會委托的關鍵因素。
完成一份高質量專利需要代理人從更多維度參與到工作中,包括引導發明人給出一份盡可能詳實的技術交底書,在精確掌握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檢索并確定合理的保護范圍,然后圍繞核心發明點撰寫一套層次合理、保護范圍恰當、便于侵權取證的權利要求書等,這些內容都需要專利代理人在日常做好知識儲備。專利代理師的成長過程本身就不遵循“大力出奇跡”的簡單邏輯,勤奮才是成長過程最重要的有用功,只有多沖一點才能看到更大的提升空間。
專利代理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自己不可能是聚光燈下的主角,但隨著國家科技的整體發展,專利代理工作將比過去的時代更有意義;專利代理師也可以在未來中國科技進步的進程中發揮更多的作用,更多體現專利代理師自身的價值。
至于知識產權行業的春天,是來源于全社會對知識產權的尊重,是來源于大家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和保護,是來源于公眾對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的價值認同,是企業義無反顧地創新投入,是遇到侵權時成熟地維權,也是產品出口時的自信。
可以看到,近些年不管是“藍天”行動,專利法等法條的完善修改,國內外企業之間的專利戰、巨額的懲罰性賠償,還是政府花費大量公共資源對知識產權的大力宣傳,以及中美貿易戰的耳濡目染……公眾在覺醒,行業在調整,大家都在慢慢恢復信心,知識產權行業的春天在大家的期盼中慢慢地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