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被重創,紡織業也受到波及。從原油到聚酯產品精對苯二甲酸(PTA)到滌綸長絲,再到下游織造企業,甚至到印染后處理,整個產業鏈都陷入了低谷。我國國內相關產業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沖擊,然而作為國內首家進入大型石化上游產業的PTA 民營企業,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在從容應對危機的同時,展示了其不凡的專利實力,引起了知識產權研究者的關注。
逸盛大化石化公司多年來堅持自主創新,開發了一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單線生產規模為150萬噸/年以上的PTA裝置及工藝技術,還實現了氧化反應器、高速泵等核心裝備的首次國產化應用,改變了我國長期依賴引進國外成套專利工藝技術的局面,帶動了國內一大批設備制造廠家實現跨越式發展。下面以時間軸為線,探尋PTA民企的自主知識產權之路。
1、儲備期 — 堅持自主創新,打破國外壟斷
2006年,逸盛大化石化公司初創于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同年,引進日本日立PTA生產技術,并在其基礎上反復吸收消化,加大技術攻關力度,于2009年自主申請了精餾塔-醋酸脫水塔核心專利,并建成了世界上首套設計生產能力超百萬噸/年的PTA裝置。2010年,公司先后申請了涉及PTA原料以及輸送系統專利。上述裝置不僅含有國內第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TA技術,也是國產化設備使用最多的裝置,對于快速發展的聚酯工業及PTA市場長期缺口的補給具有重大意義。
2、發展期 — 構筑完整生產鏈,降低能耗
擁有核心競爭力的逸盛大化沒有停止創新的腳步,持續開展創新研發,于2011~2013年期間申請了31件專利。其中,涉及方法專利9件、裝置專利18件、工藝專利3件、工藝及裝置專利1件,構筑了完整的PTA生產鏈。開發了“具有良好反應特性的PTA”、“混合芳香二甲酸”等新產品。同時,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和行業競爭加劇,公司通過對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攻關,如通過加氫反應器、海水冷卻系統、壓力過濾機、水循環利用系統等,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產品單位能耗由122KG標煤降低到了104KG,大大降低能耗水平。其中,首次在國內石化裝置使用海水冷卻系統代替傳統的冷水塔冷卻,每天節約淡水量達2萬噸以上;加氫反應器、PTA精制進料高速泵、壓力過濾機等成功使用,為PTA裝置國產化開創了新局面。
3、成熟期 — 持續優化,完善PTA安全生產
經過多年努力,逸盛大化創造了我國民族化工企業多項世界紀錄。為進一步向世界PTA巨頭比肩,持續優化生產力,保證生產條件更加環保和安全,公司通過自建污水處理、PTO焚燒單元等設施,于2017年申請了沼氣制氫、高壓洗滌塔、集裝箱升降及灌裝等十幾件專利,進一步完善PTA安全生產,嚴格杜絕重大安全環保事故,爭取早日向世界級企業邁進。
未來企業競爭的焦點是科技和知識產權,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這一核心競爭力。只有通過不斷培育核心技術,開發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設備和工藝,才能使企業快速發展。同時,企業要熟練運用知識產權這一有利武器,及時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具有知識產權保護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在經濟危機中平穩發展保駕護航。
* 本文來源于三聚陽光發表在《紡織科學研究》的論文《從專利視角看我國PTA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