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獎的名單終于出爐,共有29個項目獲得金獎,這與此前公示的名單相比,少了1個預選金獎獲獎項目。而那件“消失的專利金獎”也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多家研究機構與學術團隊先后發聲,表示LK-99室溫超導現象無法復現,復現實驗中“燒制”的LK-99樣品均未表現出超導性,此次室溫超導則大概率又是一場“烏龍”事件。
隨著企業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不斷加強,專利開始成為廠商角逐的焦點。
中國企業出海早已不是新鮮事,從被冠以“非洲之王”稱號的傳音控股,到千億美金獨角獸的SHEIN,再到全球超10億月活用戶的全球短視頻產業新勢力TikTok,國內企業全球化戰略布局從未停歇且正在不斷加速。走出去只是第一步,如何走得遠,才是每家中國出海企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近年來,隨著專利價值的深度挖掘,專利愈發受到企業重視,企業將它視作技術實力的象征和商業利益爭奪的利器,不斷依托專利鞏固自身市場地位。專利逐漸由傳統的保護手段,演變為新興的競爭工具。
中國近代工業隨洋務運動興起而產生,相比西方國家晚了一個多世紀,并且在當時復雜的歷史環境和落后的技術與管理水平下,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研發出具有突破性、革新性的產品滿足當時的國民需求和加入世界工業設計的潮流中,成為當時民族企業管理者和技術人員必須破解的難題。
歷史上有哪些優秀的專利發明明明看起來有著優秀的發展前景,卻在問世沒幾年就銷聲匿跡?看過等離子電視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等離子電視在畫質清晰度、顏色準確性、動態對比度等多個方面均有突出表現,甚至遠優于當時的液晶電視,曾被業內看作是“專為下一代電視機而開發”的顯示技術,但始終無法逃避壽終正寢的命運。
在當代知識經濟的環境中,企業競爭的表現形式已發生了質的變化,由過去的資本競爭逐步擴大到知識產權的競爭。知識產權已經成為企業在市場活動中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而知識產權管理則是企業加強或者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之一。